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十四五”既是可再生能源进入后补贴的时代,也是可再生能源更多从应用模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上直接融入电力系统时期,更是为其后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打下重要基础的关键阶段,要探索建立多元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
据时璟丽介绍,2019年1-10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761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92亿千瓦,新增装机中,集中电站788万千瓦,占比45%,分布式光伏973万千瓦,占比55%。她指出,户用装机在新增装机中比例增长迅速,在分布式光伏中占比达43%。
“虽然今年光伏发电装机增速放缓,但仍然是新增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时璟丽表示,之所以今年装机量较少,一方面竞价项目采用了新机制,政策讨论时间较长,项目建设时间不足、前期和准备工作不够、资金落实等造成进程较申报预期时间延迟;另一方面,对于平价项目,很多开发企业将其建设周期后排,也导致今年装机、并网较少。
谈及2020年光伏发电政策预期,时璟丽认为,“明年将基本延续2019年主要政策,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光伏发电竞价机制,她表示,2020年机制总体思路和框架不变,将保持政策稳定性,目前研究工作基本完成,政策制定进行中;对于风光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根据2019年1月出台的“19号文”,平价项目已经明确,实施时间为2019-2020年,所以文件中明确提出的8项支持政策也是确定的。
今年年初,随着“19号文”的发布,我国风电、光伏加速迈向平价时代。时璟丽指出,目前在太阳能资源较好、具备接网和消纳条件地区的部分光伏电站可以实现去补贴。她还表示,降低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是实现全面平价的两个抓手,缺一不可。
时璟丽指出,项目建设政策方面,将更加强调推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此,她总结了五个方面:第一,接网消纳是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第二,重视土地、场地、屋顶的可利用性和合规性;第三,继续实施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第四,强化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实施;第五,控制光伏发电限电率和限电量不超指标规定要求。
“在电价方面,近期重要的政策形势和趋势,简言之就是市场化,”在时璟丽看来,风电和光伏市场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2019年开始,标杆电价改为指导价,且是竞争配置的上限;二是2019年开始新安排的风光项目电价全面推进竞争配置;三是2019-2020年规模开展平价项目建设;四是逐步参与电力市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市场预期,时璟丽表示,预计在今年年底,风电和光伏装机都可以实现双突破两亿千瓦;到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规模均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时璟丽指出,“十四五”既是可再生能源进入后补贴的时代,也是可再生能源更多从应用模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上直接融入电力系统时期,更是为其后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打下重要基础的关键阶段,所以,应用潜力大的商业模式,即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的障碍需要尽快找到解决之道并付诸实施。她还表示,“光伏+储能应用”或将成为重要的新业态之一,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