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具有低成本、寿命长、容量大、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行业目前仍处于低谷期,但只要挖掘出适合的应用场景,就能尽早走出低谷。
每每提及储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储电,实际上,储热同样是储能的一大方向。不过,与广受关注的储电相比,储热显得有些冷清。
在近日举行的一次行业公开课上,业内人士道出了储热不受关注的原因,并指明了储热未来的发展方向。
被忽视的储热市场
作为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储热是利用介质进行热量的储存和释放。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技术较成熟的是熔融盐储热。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储热的装机量至少在10GW以上,包括采用固体蓄热、水蓄热、相变蓄热等技术路线的项目。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储热的社会认知度和资本关注度与庞大的装机量并不相配。
储热领域的代表企业爱能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智勇曾在一次会议上直言储热企业的境地:“每次参加储能的各种会议,我都有一丝孤独感,环顾四周,基本上都是做电化学储能的企业。”
比孤独更可怕的是偏见。在储能行业中,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储电技术路线优于储热技术路线。
在热闹喧嚣的储能市场,却很少听到储热的声音。思安新能源研发总工程师段洋认为,储热关注度低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储热的应用并不像储电广泛,对于用户来说,以电力消费为主,储电的关注度自然高,政策也会多些;第二,储热是一个偏工业级的产品,距离居民消费相对较远,对于普通居民来讲,了解程度就会低一些;第三,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喜欢追逐受国家政策扶持的大产业,对相对冷清的储热并不热衷。
储热产业链有待形成合力
就能源行业而言,我国储热的大规模应用,始于首批20个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储热应用进入了行业低谷期。
据了解,虽然储热市场存量并不小,但目前专注于储热的企业越来越少,不少企业选择退出或业务转型,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储热企业蹒跚前行。
而放眼整个储能市场,储电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储电企业,都脱胎于传统的电池产业,其中以锂电池厂商为代表,这些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行业资源还是人脉资源等,都决定了他们可以牢牢把控储能市场的话语权。反观储热企业,缺少相应的资源支撑,难以在储能市场发挥导向性作用。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储电产业链目前已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为行业统一发声,表达诉求。相比之下,储热产业链并没有形成凝聚力,没有合力推动储热产业的发展。目前,储热领域急需一个牵头的组织或机构,以及能够引领行业前行的龙头企业。
此外,对于用户端来说,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储电技术路线更具有经济性优势。段洋认为,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储电应用既可以是手机电池、也可以是新能源汽车,还可以是电网的储能,储电有非常多的产品形式,这决定了锂离子储能厂商更具有竞争力。反观储热,目前,无论是供暖、工业蒸汽、还是余热回收等领域,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作为基础支撑。市场成熟度不高,导致储热企业增长乏力,竞争力明显不足。
储热市场前景不可小觑
储热具有低成本、寿命长、容量大、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行业目前仍处于低谷期,但只要挖掘出适合的应用场景,就能尽早走出低谷。
段洋表示,未来储热市场的发展,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在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实现自由交易化之后,价格机制可以引导谷期存储、峰期使用,从而催生储热的新商机。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能源利用上仍处于相对粗放的阶段。我国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较高。储热的应用恰恰有利于降低能耗。
储能行业专家、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直言:“储能特别是储热技术,未来在节能增效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目前,一些工厂的余热、余冷或者余压都是直接排掉,如果将这些能量回收进行存储,供给用户,将会提高整体的能效水平。”段洋说,“为什么很多工厂选择直接排放余热?主要原因是,余热属于间歇性能量,一旦生产线停止,热量就消失。而用户需要的是连续性热源。如果通过储热的形式,将产生的热量存储起来,就能保证末端的稳定输出。”
业内认为,伴随能源需求的多元化,储热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例如,在解决“弃风”“弃光”、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问题上,储热技术恰有应用价值和市场空间;在电供热、工业余热回收等热回收利用市场,也将有储热的广阔天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